別再腦補他人的美好人生,其實我們都一樣
上週回到大學的社團,聽著學長姐分享畢業後這近十年的職涯經驗。其實大學畢業之後,跟這些學長姐就幾乎沒有聯絡,不過透過他們臉書的動態,大概可以知道他們進去哪裡工作、從哪裡離開、去了哪間海外研究所、又找到哪些工作等等。
而以上資訊的關鍵字大概像是台大、早稻田、MIT、L’oreal、IBM、上海 Google、東京 Google 等等世界級的履歷。
在場三十幾位與會者,大概都想從這些優秀的學長姐身上,學習有關海外求學、工作等經驗或建議。
畢竟這樣的人生經歷擺出來,誰不嚮往呢?
不過整場分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,不是學長姐們針對該選擇去哪個國家工作、該不該讀 MBA 等內容,而是以下三個走出會場後,坐捷運回家時的反思:
一、別再腦補他人的美好人生
如果只從臉書貼文、學長姐們的履歷來看,很容易會認為這些人是「人生勝利組」,他們的人生順遂而美好,從照片裡面的笑容感覺他們擁有了全世界,到底還缺什麼?
但從當天的分享中,我從學長姐的字裡行間,聽到了他們的努力、掙扎、矛盾、辛苦,以及仍然在思考與探索未來還有好幾十年的人生。
你以為他們獲得那些光環很容易,但背後他們其實比其他人更加勤奮與努力;你以為他們好像都知道自己要什麼,但其實每一個選擇之間都有掙扎與迷茫、都有犯錯與跌倒;你以為他們在工作或求學過程好像都如魚得水,但你看不見那些夜深人靜的眼淚、自我懷疑,以及期待或要求所帶來令自己喘不過氣的沈重壓力。
這些脆弱與黑暗的時刻,就如同每一個平凡的你我正在面對的一樣。
下一次當在滑 Facebook 或其他社群媒體的時候,下一次當看見新聞說誰又達到什麼成就、又如何閃閃發光的時候,不要再腦補他人好像完美的人生,認為他人的人生都好,只有自己的最糟、最賽、最辛苦。
而是提醒自己你只看見了他人生的這一個面向、這一個分秒。
你不知道其它時候他如何生活、如何感受;你甚至不知道他曾經遭遇、或正在遭遇什麼令他萬分痛苦與難受。
二、從想像走入真實世界,去聽、去對話
如果我沒有報名這一次的分享,大概也不會知道學長姐的這些故事,就如同如果我沒有與一位朋友真正對話,我就不會知道他在 Facebook 貼文背後的真實生活。
進入職場之後,參加分享會的頻率就降低許多。一方面是因為多了工作的責任,時間少了許多;另一方面是因為外面的分享會品質參差不齊,實在不想在好不容易抽出時間之後又踩到雷。
所以我走進真實世界的方式,大概是靠與旅行中遇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對話、靠著仍然維持一週 1–2 次與一些新朋友老朋友一對一地坐下來、吃一頓飯好好對話。
大部分這些對話,總會提醒我一些基本但重要的道理、總會讓我看見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角度、總會讓我的世界更寬闊、更完整了一點。
不過這次經驗倒是提醒了自己,可以更主動參加一些會帶來刺激或啟發的活動,或是找更多不同的人好好對話,讓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不會僵固、讓我不侷限在自己的想像/幻想中,而是走入真實的大千世界,看見真實的人以及他們真實的故事。
三、人生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,別再白白受苦,去走自己最想要的路
但說實在的,每個人自己生命中經歷了些什麼、心裡面對著哪些黑暗無助掙扎等等統稱脆弱的東西,也只有自己最心知肚明。
儘管你再如何向他人解釋、儘管他人再如何想主動了解你,終究只有自己可以體會與明白。
就像國中高中看著言情小說裡的分手情節,最後也只有自己真正經歷分手後,才懂得心碎的感覺是什麼。原來心真的會痛,原來小說裡面所描述的,是這樣的感覺啊。
既然心裡面的苦只有自己最明白最深刻,那麼就不要白白受苦了吧。選擇那個自己真正想要的選項、那個自己不後悔的選項、那個內心的聲音告訴你要走的選項。
每一個選擇都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,都會遇到困難、不開心,甚至心碎的時候。
但因為你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這個選擇,所以儘管這些痛苦他人不懂不知道也沒有關係,因為你是在為了自己受苦、為了那個目標與相信受苦。
所以相比於走在一條自己不怎麼喜歡的道路上受苦,最後也不知道受這些苦是為了什麼,不如在一條自己比較喜歡的道路上受苦,至少你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、要往哪裡去。
最後以一段話小結,大概就是
真實的人生其實並不完美。你以為的光鮮亮麗,背後總有與你一樣脆弱與不堪的時刻。
走進真實的世界與真實的人來場真實的對話,藉由這些真實的連結來找回真實的自己,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,活出那個辛苦得最值得的人生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