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治療研究所在學什麼?如何選學校?

在你開始閱讀前,我想先簡單介紹我的背景:我的大學唸的是商學院,畢業在社會創新領域工作八年之後,飛到紐約攻讀藝術治療研究所,畢業後開始在紐約的一間心理諮商中心擔任藝術治療師。

今天這篇文章,想要與你分享當初我如何選學校、以及這兩年的研究所訓練到底在學些什麼。給想要出國拿藝術治療碩士的人參考。

如果對於如何成為一位藝術治療師感興趣,歡迎索取我製作的免費資源,了解從研究所準備、研究所訓練到畢業後,你需要經歷什麼準備與階段。

首先,很多人好奇:

一、要怎麼選學校?

藝術治療研究所的發源地在英國與美國,所以這兩國通常是首選。另外英語系國家,像是加拿大與澳洲,也有些學校可以選擇。那到底要選哪裡,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來思考:

  1. 你畢業後想在哪裡工作?

    因為執照有地域性,在哪裡唸書會影響到你在哪裡找工作,在哪裡工作,會影響到你可以拿到哪裡的執照。雖然並非直接因果關係,但有強烈的相關,所以可以先考慮

  2. 你喜歡在哪裡唸書生活?

    研究所一唸就是 2 到 3 年,你會想要段時間生活在什麼樣的地方?體驗什麼樣的生活?

  3. 你喜歡怎麼樣的學習風氣以及學派理論?

    每間學校有自己不同的特色,也有它比較注重的理論與學派,可以透過爬網路資料或是詢問從那裡畢業的校友來了解與評估。例如以我唸的學校 School of Visual Arts (SVA)來說,因為是一所藝術學校,藝術風氣很盛行,教授通常都很注重在課堂上的創作體驗,另外,也對於新的心理治療理論很開放,鼓勵我們去學習、嘗試,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
  4. 學校名氣、學費、要念幾年等其他考量

    有些人為了要申請獎學金,或是其他原因,會在意學校的知名度或世界排名。另外不同國家、地區,學費也會有所差異,這就關係到個人的預算考量。最後,雖然大部分藝術治療研究所是唸兩年,但是仍然會有時間規劃上的差異。例如 SVA 是兩年,學期間要一邊上課、一邊實習、一邊寫論文,寒暑假就是單純放假。有些學校則是要你暑假實習,或是拉長成三年學制。


接下來,我會分享藝術治療研究所的訓練,分成課程、實習與論文。

二、這兩年上了哪些課?有哪些作業?

兩年總共是四學期,每學期 15 週,15 個學分,畢業總共要完成 60 學分。以下課程可能在每間學校列表上會有些差異,但核心課程都是差不多的,因為需要對齊執照的要求。

以下列出我每學期的必修課,必修課基本上都是 3 學分,每門課每週上課 3 小時。除了上課,教授會要求每次上課前要先閱讀指定文章,在課堂上進行討論。

至於作業的部分,大部分的課一學期都會有 3-5 個作業,可能是課程上的活動帶領、上台簡報等,或是大小報告,小的大約 3-5 頁,比較大的是 7-10 頁,報告通常會需要實際運用所學理論在你實習的個案身上,然後進行反思回顧,自己也需要實際進行創作。

第一學期課程列表(碩一上)

  • 《兒童藝術發展》

  • 《藝術治療方法與材料》

  • 《實習督導一》

  • 《諮商理論與技術》

  • 《藝術治療理論基礎》

第二學期課程列表(碩一下)

  • 《青少年藝術發展》

  • 《實習督導二》

  • 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

  • 《團體治療》

  • 《成人藝術發展》

第三學期課程列表(碩二上)

  • 《論文專案一》

  • 《實習督導三》

  • 《創作分析與評估》

  • 《文化與社會議題》

  • 《臨床主題:創傷 或 成癮》

第四學期課程列表(碩二下)

  • 《論文專案二》

  • 《實習督導四》

  • 《社區參與與職涯發展》

  • 《生理學:成癮與創傷》

  • 《家庭藝術治療》

除了必修課,系上也規定我們每一學期要選擇一堂 1 學分的「選修課」,包含《藝術工作室》、《多元性別》、《神經導向藝術治療》、《社會正義》等課程。

三、藝術治療實習如何安排?

除了修完這些課程,要畢業還需要累積至少 960 小時的實習時數。時數規定每個學校略有差異,但基本上都需要超過執照或認證規範的最低在校實習時數。

這 960 小時又分成以下三個部分:

  • 一對一實習督導時數(每週一次一小時與實習單位的督導進行,跟學校的實習督導是不同的)

  • 直接接觸時數:也就是直接與個案/病患工作的時數,例如進行藝術治療、團體治療等,需佔實習的至少一半的時間

  • 其它時數:用來做工作準備、寫紀錄報告、協助其他工作等時數

實習要怎麼找?

每間學校不太一樣,我有聽過有學校會給你一個巨大名單,你自己找有興趣的丟履歷、面試。我們學校是會有一位教授,先跟你一對一了解你的興趣與需求,然後給你幾個名單,讓你自己寄履歷、面試,如果不行,再給你新的選項。

會在哪些地方實習?

比較常見的幾大類別如下:

  • 醫院:像是精神科、兒科、癌症病房、安寧照護等,又分成住院病人與門診病人

  • 學校:像是在國小、國中、高中課後計劃等,主要與兒童、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家長工作

  • 社區中心:像是一些非營利組織經營的社區中心等,有些會針對特定團體,像是長者服務

  • 非營利組織:像是專門照顧家暴婦女、移民工、多元性別、物質濫用治療計畫、其它弱勢族群等不同的非營利組織

  • 獨立心理諮商中心:主要在服務任何對心理治療感興趣的成人或家庭

實習有薪水嗎?

很遺憾的,因為實習屬於藝術治療師訓練的一部分,所以實習是沒有任何薪水的。

四、藝術治療碩士論文要寫什麼?

碩士的第二年,除了要上課、實習以外,還要花時間寫論文。每個學校對於論文的規定會有一些差異,不過在美國,若是有對齊專業認證或執照要求的學校,基本上都會要求寫論文。為的是提升研究生的研究能力,並為這個專業領域有所貢獻、提升能見度。

論文的格式是什麼?

SVA 以及大部分學校,要求的是 APA 格式。APA 格式是由美國心理學會 (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) 制定的寫作與引用格式,全名為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tyle。這是一套學術寫作的標準格式,特別常見於心理學、教育、社會科學、人類學等領域的報告、論文與文章中。

在所有課程中的作業報告中,幾乎也都需要遵守 APA 的格式。

論文題目怎麼訂?

在論文專題這門課中,教授會介紹不同的研究方法,以及會引導你發想,進行論文題目的提案與資料收集。基本上你需要決定:

  • 你的研究方法?例如是要做量性還是質性研究。大部分藝術治療的研究生,做的是質性研究。教授會介紹不同的研究方法供學生參考,也會決定你要收集哪些東西作為你的資料 (data)

  • 你要研究的對象是誰?可以是你自己、一個或是一些你的在實習單位的個案、你在實習單位帶的團體,甚至是你的同儕或是其他契合你主題的對象。大部分研究對象是以實習單位服務的個案為主

  • 你要研究的主題?主題沒有限制,教授會跟你討論怎麼樣的研究問題與方向,會比較清楚、可行、有價值

  • 你預計產出的東西?像是提出一個計劃提案 (proposal)、一個理論應用後的結果、一個可能的新理論、一個倡議訊息等

論文要寫多長?

每間學校要求可能略有不同,SVA 是要求學生寫 50 頁左右,不包含文獻參考與附錄頁。

寫論文很難嗎?

因為我過去沒有接觸過學術論文,所以對我來說是滿難的。等於是要從頭開始學習論文格式、架構、研究方法等。尤其又是要用學術英文,讓難度又往上加了很多。

不過也不用太擔心,像是 SVA 會利用論文專案課,依據論文架構架構一步步引導我們完成論文的每個部分,最後學期末就像是把這些部分組裝起來。

我會建議在題目挑選上,可以盡量選自己真的感興趣的題目,這樣可以在龐大的課業壓力下,讓你有動力繼續閱讀各種學術文獻,以及敲打這些到最後自己好像都看不懂自己在寫什麼的學術英文。

如果對於我的論文題目感興趣,歡迎閲讀這篇文章:《碩士論文:用敘事藝術治療重建文化與身份認同》


以上就是針對藝術治療研究所訓練的整理與分享,因為我是在美國學習,所以可能跟英國、澳洲或其它地方的學校會有所差異。不過希望透過我的分享,可以讓你對出國念藝術治療研究所有更多實際的想像。

最後就是一些心裡話:

看完我列的那些課程、實習與論文,你應該可以想像到,這兩年研究所是非常辛苦的。所以總開玩笑說:唸這個專業,真的是要考驗你有多大的熱情,不然真的很難撐下去。

不過也因為如此,身邊的同學都是真心對藝術治療有熱情,想要靠這個專業幫助他們所在乎的族群的善良人兒。能夠與一群善良、細膩的同學一起學習、共患難,是很幸福的事。

另外,成為一位心理助人工作者,我們很常會遇見自己過去的創傷、內在的脆弱,這是不可避免的,也需要我們勇敢去覺察、面對、與療癒自己。因為唯有這樣,我們才能與個案建立安全的治療關係。所以另一個研究所的收穫,就是我更加深刻地了解、面對自己,過程中的確療癒了不少人,但我也深深地療癒了我自己。

如果對於我的研究所畢業心得感興趣,歡迎閱讀這篇文章:《關於三十歲決定轉職,來美國念藝術治療研究所》


如果你正猶豫是否要踏上成為療癒者之路,我提供以下資源,協助你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順利:

Next
Next

什麼是創傷?我算有創傷嗎?那可以好起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