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夠好,就不分享嗎?

我是一個在乎評價的人。

在網路世界具名發文分享的時候,總會擔心「發佈」一按下去,會有多少讚、有多少人認同,更糟的是,如果他人不認同、甚至批評或攻擊自己怎麼辦?

在現實世界想要舉手發言的時候,總會擔心自己講的內容他人會如何回應、那個眼神代表什麼意思?自己講的是否不夠特別、不夠完整、不夠有邏輯、總之,就是不夠好。

當他人的評價不如自己預期,會開始覺得自己很傻、很沒用、不夠好,懷疑他人就此把自己當玩笑,嚴重的時候就不敢再分享、不再相信自己。

評價會殺死人,在乎評價也是。

當陷入負面思考的流沙中,你開始相信自己腦中種種可怕的、極端的想法,朋友再怎麼安慰你也沒有用。你不敢對任何人訴說,就這樣陷進去裡面、越陷越深,不知道再如何爬起。

你或許多少也是如此嗎?


幾年來,我慢慢理解自己會如此在乎評價的原因,並學習在猶豫按下「發佈鍵」的時候、在面對他人回應不如自己預期的時候,試著先想想以下這三件事情:

一、別人沒有你以為的在乎你

每個人其實最在乎的,只有自己。

不是只有你在乎評價,其實很多人都在乎自己被如何看待。大家在思考的,是自己該發什麼文、自己的文會被如何回應;是在想我該如何融入群體、該如何講話才不會被討厭、被排擠、才能獲得正面評價。

每個人都很忙,心頭上有許多自己的煩惱與壓力。大家在忙的,是努力過好自己的日子、是等下晚餐要吃什麼、今天與男友吵架怎麼辦、明天的會議要如何準備、下個月要出國玩要去哪些景點。

人們對他人的事情記憶很短暫,大家喜歡找樂子、看熱鬧,但當有下一個新奇、辛酸、辛辣的故事出現,轉移焦點就像閃電般快速。而最終人們在乎的,只有那些跟自己最相關的人事物。

何必為了這些短暫、非來自重要他人的評價而苦惱?再說,世界上最有資格評價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,因為你才是最有能力理解自己的人。

Source: Unsplash

二、分享的價值不在於「夠好」,而在於連結

分享的本質不是為了比較、為了證明自己夠好,人之所以分享,是因為我們渴望建立連結。

人身為群體動物,需要與人建立有意義的連結,才會感受到歸屬與安定。

想想上一次你感受到「與他人連結」,或感到「共鳴」是什麼時候呢?

通常都是那些我們發現彼此「一樣」的時刻:我們擁有共通看待世界的方式、共通的感受或理解、共通的經歷,不管是好的或不好的。

而這些共通性,往往來自於真實的分享。最真實的情緒、處境、矛盾、掙扎,最真實的聲音、理解或不理解、我們共有的不完美的狀態。

我可以選擇為了要得到好的評價,而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夠聰明、夠幸福、夠完美,或許可以因此獲得短暫的虛榮感,但最終我將感到空虛與孤獨。

我也可以選擇盡力把真實的自己說清楚,可能邏輯不夠清楚、文筆不夠優美、內容也不是最精采,但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人處在跟我類似的生命階段、有過類似的經歷,連結與共鳴由此產生。

三、永遠都沒有所謂的「夠好」

曾經有一位前輩這樣跟我說:「你以為的夠好、完美,在我看來根本微不足道。」

在你標準中的一百分,可能在他人標準下只有六十分、甚至不及格。在不同文化、成長背景下,每一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。

不要說別人,自己的標準也隨著年紀增長而有所改變。

我們逐漸累積經驗與智慧,有時候回過頭看自己寫的東西,當時後以為的「夠好」,現在看會覺得根本不夠甚至有點好笑。但,這是我們真真實實的生命軌跡。

所以我到底要追求的,是根本不存在的「夠好」、「完美」,還是在追求的,是「盡己所能」而已。


在分享的時候,難免還是會在意、會懷疑、會不確定。但我仍然可以選擇告訴自己:只要是真實、真誠的分享,那麼就盡力試試看吧。

我知道一定不夠好,但如果這份真實,能夠建立起連結、帶給他人靈感、啟發或力量,那麼就足夠了。

Previous
Previous

人生第一次開刀,呼吸就會痛時教我的事

Next
Next

20到30歲,我從生命中學到的三件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