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會離別,你還會做一樣的選擇嗎?
最近的我,也經歷了一次人生中重大的離別。對象是我自己與夥伴從零開始一起創立的組織、是一個我看重的價值、是一群我珍惜的靈魂、是三年半跌跌撞撞但仍奮不顧身選擇堅持下去的日子。 從要做這個決定到真正下定決心,內心經歷了數不清的掙扎與煎熬,有太多的聲音與情緒在腦袋裡嘶吼。每天晚上的淚水,已經不知道是因為痛苦、不捨、愧疚、難過、憤怒、害怕還是無助。

你下一份工作要做什麼?
沒有工作的時候,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「你下一份工作要做什麼?」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其實很難回答,一方面是我還是在思考與構想;另一方面是因為我理想的工作型態,實在很難用一句話帶過。在思考未來職涯的時候,有三個條件我希望都能夠具備:

離職後的我都在做什麼?
農曆年後,離開上一份工作差不多一個半月。這一個半月我都在幹嘛,用時間量排序如下:

什麼樣的人是最理想的另一半?
於是我發現,問題不在於是不是「一見鍾情」,問題在於我沒有認清: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另一半,最理想的另一半其實是自己。因為不夠愛自己,所以需要另一半來填補自己對愛的渴望;因為不夠喜歡自己,所以需要另一半來看見自己的好;因為不夠理性,所以需要另一半來平衡自己的感性。

離職後的空白:拿掉頭銜與標籤後我還剩下什麼?
在思考離職的那段日子,曾經想過如果離職了,拿掉工作上的頭銜與標籤,我還剩下什麼?大家眼裡的我還會是我嗎?頓時恐懼與不安湧上心頭:會不會離職之後,大家看待我的方式就改變了?

你該害怕的不是「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」而是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」
從大學以來,我最欣賞的一種人,就是「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」的人。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啊,眼睛是清澈的,散發一股自信與堅定,鼓舞人心且非常迷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