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如何決定要(跟這個人)結婚
決定是否步入婚姻,關係到你為愛情、婚姻賦予的意義,以及你是否知道自己在情感中的需要、適合怎麼樣的另一半。不管決定如何,最重要的是那是「你自己」的決定,而不是為了符合誰的期待或壓力。

30 歲,原來沒那麼可怕
這個月我即將滿 32 歲,身為一個踏入三字頭兩年的人,才發現其實 30 歲並沒有那麼可怕,剛好相反,我覺得我更喜歡三十幾歲的自己。為什麼呢?想了想有以下幾個原因:

人生第一次開刀,呼吸就會痛時教我的事
這一個手術,我拖了五年。從醫生建議我開刀,到今年終於做決定,一直拖著我的就是恐懼。而終於,在三十歲這一年,我決定面對這份恐懼、決定更積極治療我的自體免疫疾病。這次我選擇勇敢,不再活在恐懼裡。

不夠好,就不分享嗎?
幾年來,我慢慢理解自己會如此在乎評價的原因,並學習在猶豫按下「發佈鍵」的時候、在面對他人回應不如自己預期的時候,試著先想想以下這三件事情:

20到30歲,我從生命中學到的三件事
30 歲?20 歲的我怎麼沒想到這一天這麼快就來到。還記得那時候的我,多希望自己是 20 歲啊,一個法定的成年人,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好期待未來這十年的人生冒險。 那麼這十年,我究竟做了什麼? 這篇文章就來回顧這十年我做了什麼,以及過程中我的三個生命學習。

我很幸運進入台大,同時也因這份幸運深受囹圄——我的憂鬱症故事

原來最害怕的不是被霸凌,而是沒有人願意跟你站在一起

其實你沒有你以為的那麼重要
有一段時間的自己,總是想要很多事情都自己來,身上扛著許多工作與責任,想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,好像只有這樣,事情才能順利進行下去。就算生病了、忙不過來了,還是盡可能撐著,掛念著這個那個沒做怎麼辦。揹了很多的責任、懷著很大的夢想,你以為自己很重要,慢慢長大才發現,自己其實也沒那麼重要。

別再腦補他人的美好人生,其實我們都一樣

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會離別,你還會做一樣的選擇嗎?
最近的我,也經歷了一次人生中重大的離別。對象是我自己與夥伴從零開始一起創立的組織、是一個我看重的價值、是一群我珍惜的靈魂、是三年半跌跌撞撞但仍奮不顧身選擇堅持下去的日子。 從要做這個決定到真正下定決心,內心經歷了數不清的掙扎與煎熬,有太多的聲音與情緒在腦袋裡嘶吼。每天晚上的淚水,已經不知道是因為痛苦、不捨、愧疚、難過、憤怒、害怕還是無助。

離職後的我都在做什麼?
農曆年後,離開上一份工作差不多一個半月。這一個半月我都在幹嘛,用時間量排序如下: